文章

顯示從 12月, 2016 起發佈的文章

向兩位為視障教育帶來重大革新的專家致敬:Natalie Barraga & Christine Roman-Lantzy

圖片
English version: https://lowvisionvisualimpairmentandcvibvd.blogspot.com/2019/10/to-pay-tribute-to-two-educators-who.html 關鍵詞:視障教育的改革與發展、低視能訓練的始源與發展、大腦性視障的評估與訓練、 Dr. Natalie Barraga, Dr. Christine Roman-Lantzy 在香港,當照顧視障兒童的行內人士提到大腦性視障   (cerebral visual impairment, CVI) 時,可會想起美國學者 Dr. Christine Roman-Lantzy ?據她解釋,她原本是一位教導視障學生的定向行走導師 (orientation and mobility instructor) ,但漸留意到一些學生的特徵、行為及表現與其他視障學生明顯不同,她繼而認識腦科醫生 Dr. Lantzy ,並在腦神經科學範疇鑽研,從而認識到:腦部受損的學生視覺功能出現問題,問題根源不一定只是由於‘視皮層’ (visual cortex) 區域受損 ( 見備註4 ) 。如果腦部‘視覺通道’ (visual pathway) 上某位置受損,亦會導致視障,因此宜將腦部受損所導致的視障情況,統稱為大腦性視障 (cerebral visual impairment) 會更貼切。 Dr. Roman  (備註3)  用心鑽研,結合腦神經科學 / 醫學與視障教育,繼而設計出新的 CVI 評估量表,當中包含 CVI 人士的 10 個特徵,並分為十個等級。十多年前,她曾到香港的唯一視障學校 ─ 心光學校   ─   分享其理論與經驗,自此她在香港培訓的「徒子徒孫」,將 CVI 教育在香港以致中國內地發揚光大,以識別及訓練腦受損的幼兒及特殊學校的學生。 她指自己在美國接觸過的  CVI 個案 約有二百人, 前線經驗 豐富,因為 CVI 患者變化多、差異大,大量的個案令她所累積的知識和經驗更全面。 她的創新精神亦令筆者想起另一位早已被人遺忘而且更少人認識的低視能訓練 (low vision training) 師祖,就是另一位非常著名的美國視障教育學家  Dr. Natalie Barr